毕博:中国汽车产业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环保法规的日趋严苛,推动着汽车行业朝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随着头部车企及供应商陆续把碳中和、净零排放目标纳入企业战略,减碳已成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重要课题。尤其,在中国车企的出海进程中,若要成功进入当地市场,满足各类相关标准,更是一张必要的通行证。
作为一家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的专业咨询公司,总部位于欧洲的毕博,在可持续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工具与产品,包括碳排放评估服务、碳足迹计算工具、行业ESG洞察报告、出海可持续合规咨询服务等,帮助汽车产业链企业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在2024年9月23日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降碳和可持续国际峰会”上,毕博中国区总裁叶天德就业内关注的供应链降碳、ESG策略等话题,与《汽车与配件》记者进行了交流。
供应链降碳需克服五大挑战
谈及汽车供应链如何更好地实现降碳,叶天德表示:“汽车行业降碳的难点在于整个供应链的复杂度。一辆汽车由千上万个零部件和系统组成,一家整车厂的供应链体系也必然由众多供应商组成。对汽车供应链来说,实现“范围三”减排是难题,通常会面临五大挑战。”
挑战一:庞大的数据量。因为汽车供应链体系庞大,所以选用什么样的数字工具进行信息和数据计算,是一大难题。
挑战二: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数据的可获得性、标准的不统一,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汽车制造商可能要求供应商以不同的方式提供碳排放数据,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服务多家客户的供应商来说,需要考虑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披露工作。
挑战三:成本压力。企业在减碳的同时,也需要降本增效,这两者有时候是矛盾的。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减碳对降本也有积极影响。例如,通过减少能源消耗来降低制造成本等。
“如今许多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在开展ESG相关工作时,要明确哪些措施对ESG有较高影响影响,评估企业面临的ESG及可持续问题的紧迫度。在成本和预期收益之间,制定短期、中期、长期改进路线图。”叶天德说道。
挑战四:降碳结果的互认。不同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降碳方法,数据和统计方式也不完全统一。这对于企业核算结果的横向对比、降碳结果的互相认可等,会造成影响。
挑战五:全球市场高水平的合规要求。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尤其欧洲市场的法规较严,企业需要满足本地和国际环保标准,符合海外市场的合规要求。
车企出海的五条ESG建议
对于当下热点的出海话题,叶天德认为,中国企业可能会碰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各类挑战。尤其,欧洲市场对ESG较为关注,中国企业应充分重视。基于对欧洲市场的了解,叶天德给出了与ESG相关的五条实用建议。
建议一:遵守当地与可持续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面临复杂的法规要求,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在环保、劳工权益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要求,避免出现合规上的风险。此外,法律法规也在动态变化中,企业需要持续跟踪这些变化。
例如,欧盟有《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和《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等,这些法规非常复杂和全面,对于有意出海欧洲的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关注。
建议二:合适的ESG报告工具。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报告要求只能通过购买和使用计算工具来实现。因此,企业需要确保有合适的ESG报告工具,以提升信息透明度。
建议三:加强供应管理与合作。许多ESG应用要求追踪供应链及其来源。为了更好追踪源头信息,需要加强供应链合作与管理。
建议四:融入当地社区。与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当地社区政府、当地员工保持互动与沟通,回应他们的期待,并参与当地的发展项目,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
建议五:制定ESG长期规划。ESG不是一个短期话题或合规要求,而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企业应制定符合全球趋势的战略目标,通过创新和绿色技术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编者的话
在日益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既要保证企业当下的运营需求,实现降本增效;又要拓展国内及海外市场,寻找未来商机,并非易事。但着眼于未来,企业还是应该以长期主义思维,认真踏实地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分阶段做好短期、中期及长期规划,针对各阶段情况,制定适合的企业战略。这一点,在与毕博中国区总裁叶天德的交流中,他也反复提及,供汽车产业链企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