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化的下半场,创新技术如何加速落地?
随着全球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的发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将会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前沿的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虚拟交互等技术的引入,未来汽车智能化将逐步走向成熟,并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终端和第三生活空间。
近期,《汽车与配件》和Automechanika Shanghai共同走访了数家参加AMS 2023明日出行板块的优秀企业,其中既包括近年来冉冉升起的国内企业,也涵盖深耕行业多年的外资企业,通过沟通采访,整理成文,以期给业界更多启示。
智能化的下半场,构筑“冰山下”的内核
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目前各车企激战正酣,自主品牌异军突起,实现弯道超车,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合资品牌。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渗透率已经接近30%,行业也在逐步迈入智能化的下半场,可以预见的是,围绕高级辅助驾驶、人机交互、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车企正面临着从传统制造商向数字化和用户体验转型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实时3D技术蕴藏极大的应用潜能。
“以往,实时3D引擎更多运用在游戏行业,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开发所需的各种工具,降低了开发的复杂度。到了汽车智能化时代,人机交互(HMI)成为车企吸引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实时3D引擎也得以在汽车行业大放异彩。”Unity创新产品总监王辰介绍道,未来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形式一定趋向于多模交互,中控、仪表盘、手机、XR眼镜、HUD、大灯等都能作为HMI的窗口,通过将这些界面实时3D渲染,消费者不仅操作更为便利,也能获得更具科技感的座舱体验。
Unity 3D是众多知名游戏的开发工具,在全球手游市场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如今,在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环节,我们也能看到Unity的身影。在汽车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客户都能通过运用Unity的3D开发平台,创建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另一方面,借助Unity的VR和AR工具,客户可以在研发的效率和质量上受益。截至目前,在中国,Unity与奔驰、奥迪、蔚来、理想、小鹏、吉利、极氪、领克、一汽、上汽、智己、长安、阿维塔、哪吒等车企都建立起了深度的合作。
除了舱内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智能化的另一核心。随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和功能的完善,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各种感知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软硬件设备对芯片的运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仅仅传统的MCU芯片,势必无法满足运算需求,因此,具备AI能力的SoC芯片成为主流。
创立于美国硅谷,但大部分员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半导体公司安霸,近年来在AI SoC芯片市场脱颖而出,持续不断地迎来量产项目落地。
“从2015年进入汽车领域后,自动驾驶芯片成为安霸的核心业务之一。AI驱动是我们的愿景。”安霸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鲁毅透露,2004年成立于硅谷的安霸,从高清数字电视广播编码芯片起家,之后在安防摄像头视频编码芯片领域站稳脚跟,汽车行业的ADAS和自动驾驶芯片,则是如今安霸寄予厚望的业务方向。
立足自身在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芯片设计方面积累起的深厚经验,安霸践行一条差异化的技术路线。一方面是凭借CV系列芯片充沛的AI算力高效运行单路和多路的视觉感知算法,另一方面,其大算力芯片CV3可将视觉感知与特色的中央域控4D成像雷达技术相结合,通过神经网络实现视觉感知和4D成像雷达感知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感知结果的可信度。在拥有优秀的ISP图像处理能力的同时,兼具低功耗和高性价比,这些都是安霸AI SoC芯片的显著优势。
2023年,安霸推出了5 nm车规制程的CV72AQ系列,单芯片可实现全时行泊一体,并且更适配如今炙手可热的BEV+Transformer智能驾驶路线。在低成本的智能驾驶领域,安霸的CV72AQ芯片,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
自主力量崛起,国产方案加速落地
许多研究报告证明,中国是汽车智能技术发展的优质土壤,围绕智能汽车的用户需求,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实现了明显突破,逐渐占据领先。伴随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本土供应商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自动驾驶能力的实现需要高效的算力、完善的算法模型以及大量有效的数据。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选择与本土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芯片企业开展合作。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6月,自主品牌标配L2(含L2+)级辅助驾驶交付新车155.34万辆,其中,搭载中国本土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含车企自研)系统占比首次突破30%,达到31.43%。
过去一年,辅助驾驶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用户的前沿阵地。随着城市NOA驶入快车道,华为、小鹏、理想分别宣布在今年年底在全国城市大规模开通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城市NOA走向量产落地后,有望真正形成智能驾驶的普及度、认知度和商业闭环。
“自动驾驶进入3.0时代,数据驱动作为核心的趋势愈发明显。同时,对更复杂环境的感知能力,也成为自动驾驶3.0的入场券。”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唐思佳透露。
对于智驾科技MAXIEYE来说,最基本的底层架构包含感知平台和数据智能系统。截至目前,智驾科技MAXIEYE已经积累了约3亿公里量产场景数据,通过数据的采集、标注和训练,形成数据闭环,驱动多场景智能驾驶落地。
自2016年成立之初,MAXIEYE就确立了底层感知自研的路线,很早就开始部署BEV模型,构建对复杂场景的感知能力。公司的核心理念是基于AI驱动的自动驾驶,在国内率先实现车载深度学习算法量产交付。
迄今为止,智驾科技MAXIEYE已实现数十万套ADAS产品量产交付。公司践行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双线发展的战略,与包括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合创汽车、合众汽车、一汽解放、东风、福田等在内的车企保持深度的合作关系。
将目光聚焦到芯片,在车载芯片领域,国产替代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往前推几年,国内的芯片厂商大规模量产上车还不多,而在最近两年,汽车芯片领域的自主力量正在迅速崛起,深入到智能汽车的核心供应链,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的量产。芯驰科技是其中的代表性企业。
“芯驰的定位是一家全场景的车规级芯片设计公司,可以说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核心域控方向全方位覆盖的公司。”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告诉记者,一款车规级芯片的认证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并且相较于消费类芯片,生命周期更长,对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相应也更严格。
芯驰从2018年成立起,就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的设计和研发,目前已经构建了“四芯合一”的产品体系,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和高性能MCU。截至目前,芯驰全系列产品出货量超过300万片。值得一提的是,芯驰已与超过200家合作伙伴构建了完善的生态圈,包括底层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各种工具链、中间件以及上层的应用、算法和解决方案等。
产业链重塑下,协同发展成为关键词
智能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引入汽车行业,在智能化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产业链进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共建产业开放生态,汇集各方资源,凝聚合力成为必然的趋势。
“传统的汽车供应链大多是单向的链状结构,从主机厂来看,和Tier 1打交道比较多,Tier 2可能不甚了解。现如今,车型的迭代更新速度大幅提升,Tier 1、Tier2甚至更上游的供应商需要更深入地参与到主机厂的研发阶段,尤其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实现三方共赢。”陈蜀杰进一步解释道,电子电气架构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而芯片作为整个架构的技术底座,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车型设计之初,芯片企业需要和主机厂、Tier 1进行更多的沟通,确保底层芯片能够支持主机厂希望搭载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芯驰科技的优势体现在可以实现定制化的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大的灵活度。
值得一提的是,芯驰科技和Unity中国在今年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基于芯驰智能座舱舱之芯X9系列产品,以及Unity领先的3D引擎为基础的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3.0,为客户提供功能强大且可定制的座舱HMI解决方案。其实,早在2020年,芯驰与Unity已经成为生态合作伙伴,双方实现了Linux+Unity、QNX+Unity以及Android+Unity的适配,灵活支持不同客户的需求。
对于智能座舱领域的产业生态合作,王辰认为,平台化、开放合作是Unity的核心理念,公司的愿景是“科技平权”,让Unity的软件在更多行业协助开发者完成设计工作。在汽车领域,Unity不仅为HMI界面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帮助,客户还能够通过参与Unity的开发课程,更具自主性地学习开发工具,实现双方的协同共赢。除此之外,Unity还能够为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更多环节,赋能客户的研发、生产、销售。比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提高生产线的效率、运用实时3D技术将交互式的虚拟体验引入汽车销售环节。
再来看智能驾驶领域,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但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落地还面临着多重挑战,产业链各方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以更开放、灵活的模式推动智能驾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并且通过降本增效,真正回归商业本质。
“任何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经历阵痛期,对于智能驾驶来说,目前成本是主要的痛点之一,整个产业链要共同跨越这个障碍,让智能驾驶系统的价值成本回归预期。”唐思佳指出,从设计上降本,打造底层的差异化,实现智驾方案的极致性价比,这是智驾科技始终坚持的理念,“智能驾驶,人人可享”是公司的口号。如何在性价比更优的底层芯片上,跑通智能驾驶的算法的同时,性能不打折扣,满足主机厂客户降本和效率的双重要求,这是智驾科技设计产品的宗旨。
作为智驾科技MAXIEYE多年以来的深度合作伙伴,安霸高性能且极具性价比的智能驾驶芯片帮助智驾科技L2智能驾驶方案的规模化落地,双方的合作成果在广汽集团、合众汽车等多个量产车型上惊艳亮相。
“相较于那些半导体巨头而言,安霸的团队没有那么庞大,但我们在中国本土化研发方面走在前列。对于中国市场,安霸积极地和本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将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第一时间推向中国。”孙鲁毅透露,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安霸中国团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从开发、推广到客户支持决策,公司总部支持本土团队独立自主地开展研发和业务。面对智能驾驶“卷”成本的趋势,安霸和合作伙伴共同思考,如何在提供更高的AI算力和更强的CPU性能芯片的同时,支持更先进的算法,让客户在应用端有更佳的拓展性,推动高阶智能驾驶的商业化进程。
AMS聚焦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AMS2023将于11月29日-12月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预计将吸引5652家海内外参展企业同台亮相。明日出行聚焦未来移动出行新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展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板块移至5.1号馆并相应扩容,呈现更完整的产品布局,助力各方全面了解汽车技术发展方向。板块汇集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智能驾驶、充电桩等产品与技术,代表展商:广汽埃安、东风华神、IVECO、Unity、昌辉、地平线、富临精工、恒义、美泰、妙益、全兴精工、瑞浦兰钧、斯巴克瑞、硕大、拓普、万安、威可特、卫东新能源、鑫可传动、英磁、智驾科技MAXIEYE等。
此外,今年展会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驱动未来”的展会主题,推出四大概念展区。其中“技术·创新·趋势”主会场与氢电并行,智驾未来展区一同位于5.1号馆,当中的演讲区聚焦汽车行业多领域的热点话题,围绕燃料电池产业布局与关键技术、智能底盘、补能技术及市场展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落地运用、海外市场布局与展望、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汽车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等话题展开论述与探讨。同时,产品展示区将集中展示梅施、南岳电控、PHINIA、威可特、万安、富临精工、南京芯驰、安霸半导体数家企业的领先产品。休息交流区为参与各方提供一个深入交流互动的舒适场景。氢电并行,智驾未来展区联合产业集群优质平台,围绕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燃料电池落地应用场景,呈现汽车未来发展的相关前沿技术,全方位展示未来出行多领域融合创新模式。来自湖北十堰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携新能源重卡及相关配套产品亮相展区。
展会同期一系列重磅同期活动也将紧紧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等行业热点趋势举行,重点活动如:
·2023年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论坛——来自中国及欧洲等国家及地区的研究机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政府机构等演讲嘉宾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氢能源技术的转型升级和市场前景展开探索,还将分享国际市场低碳环保的案例研究。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交流国际论坛——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创新方向,聚焦汽车行业热点,探讨自动驾驶产品准入、辅助驾驶监管、地方先行先试探索等前沿领域动向。
·2023技术·创新·趋势-驱动电机技术发展及应用论坛——围绕驱动电机永磁化、高速化、集成化、数字化技术及落地应用案例等技术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为电驱产业上下游提供技术交流平台。